当前位置:首页  科学研究  保密管理

苏洵的保密思想

发布时间:2020-10-09浏览次数:814作者:席维唯来源:bat365在线中国官网登录入口责任编辑:

两宋时期,由于“崇文抑武”的特殊国策及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,文人论兵风尚尤盛,苏洵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。他的论兵之作,不仅议论明畅、笔势雄健,更蕴含着丰富的保密思想,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思索。

特别是苏洵在分析北宋边境局势后敏锐地指出,契丹“将以蓄其锐而伺吾隙,以伸其所大欲,故不忍以小利而败其远谋”,其真实意图在于借助岁贡强大自身力量,最终达到“灭宋”的目的。而北宋统治者之所以没有足够重视与警惕这个问题,原因之一就是契丹人具有很强的保密意识,善于隐藏真实意图。“昔者冒顿欲攻汉,汉使至,辄匿其壮士健马”,对此,苏洵借用冒顿隐藏攻汉动机的史例,直指契丹也在隐藏其狼子野心。在此基础上,苏洵深刻认识到保密是隐藏己方真实意图,夺取制胜先机,赢得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手段;而对于如何做好保密工作,他提出了一整套措施,许多观点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。

1. 严格控制知悉范围。严控知悉范围,确保国家秘密仅限必要人员知悉,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密方式。苏洵指出:“故士皆委己而听命,夫安得不愚?夫惟士愚,而后可与之皆死。”这里的“愚士”,实际上就是指不要向士兵透露过多信息。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确保己方秘密安全,同时也能驱使士兵别无二心地积极参战。《孙子兵法》也早已指出,在必要时蒙蔽士卒耳目是保守秘密的重要方式:“能愚士卒之耳目,使之无知;易其事,革其谋,使人无识;易其居,迂其途,使人不得虑。”不过,正如我国著名军事理论家郭化若所言:“这种保密工作古今中外都一样,决不能作欺骗士兵解释。”也许,正是这种方式启发了分级分类的保密管理制度,进而促进了现代保密工作发展。

2. 严厉惩治失泄密人员。对于难以完全禁绝的失泄密问题,苏洵认为必须采取强硬举措,严厉惩治失泄密人员。他提出:“偃旗仆鼓,寂若无气。严戢兵士,敢哗者斩。”这里的“敢哗者”所犯之错,正是保密意识淡薄、违反保密纪律,导致军队行踪泄露。苏洵主张对这类人以死罪论处,以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。这样严苛的规定看似冷酷无情,但在当时的环境中确实是非常必要的。严惩失泄密者,一方面可以防止失泄密范围进一步扩大,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警示教育、强化保密意识的作用。这也是今天保密工作强调“有密必保、保密必慎、泄密必究”的原因。

3. 善用“诡道”辅助保密。彼时,契丹和北宋之间的情报斗争非常激烈。对此,苏洵认为除了采取常规保密措施以外,宋军还要善于使用一些计谋,例如“吾之所短,吾抗而暴之,使之疑而却;吾之所长,吾阴而养之,使之狎而堕其中”。这种故意暴露不足、隐藏优势的做法,可有效迷惑敌方,从而确保己方秘密安全。这与孙子提出的“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远,远而示之近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所谓“兵者,诡道也”。在保密工作中,也要善于使用“心理战”等多种方式,确保国家秘密绝对安全。

4. 对于“用间”极为谨慎。孙子将“用间”视为兵家必备之利器,对“五间”推崇备至,提出“三军之事,莫亲于间,赏莫厚于间,事莫密于间”。苏洵虽认可“用间”的显著成效,但并不完全赞同孙子的观点,而是更多地看到了“用间”失败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。“吾间不忠,反为敌用,一败也;不得敌之实,而得敌之所伪示者以为信,二败也;受吾财而不能得敌之阴计,惧而以伪告我,三败也。”他不无忧虑地指出,“用间”失败将对己方保密工作造成致命打击,使己方辛苦经营的计划部署功亏一篑。在这里,苏洵采取了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辩证分析法,对孙子的理论有继承更有批判,可视为中国古代情报史上的一大进步。为尽量规避用间的不利影响,他主张使用“上智之间”,即有足够聪明才智及能力素质的间谍。这也从一个侧面强调了情报工作、保密工作中人的重要性,告诫我们必须把提高相关人员的政治信仰、能力素质作为当务之急,以加强队伍建设筑牢保密之堤。

总之,苏洵的论兵之作充分显示了他的深邃思想、远见卓识和审思明辨,他在充分吸收借鉴前人思想精髓的基础上,更注重独立思考,体现出我国古代保密思想的不断进步。我们应取其精华、去其糟粕,深入挖掘苏洵保密思想对当今保密工作的借鉴意义,加速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保密思想与理论。

 

(转载自《保密工作》杂志2020年第6期)